片中的威廉姆-华莱士是不是历史人物?是!可是他的故事因为史料缺失而不得已加入了编剧兰德尔-华莱士大量的个人创作。他甚至依赖15世纪末的爱尔兰游唱诗人亨利(又称盲人亨利)所吟诵的史诗来创作了本片的大部分剧情。主创梅尔-吉布森对此事十分坦承,他表示曾公开表示:“华莱士是个魔鬼,他热衷于战争,将无数人们居住的村庄在战火中付之一炬。他就像北欧传说中的‘狂暴战士’一样。”出于好莱坞传统的叙事风格,影片不得已扭曲了部分历史,在主角身上添加了许多传奇和浪漫的新元素。
 
 
        《勇敢的心》是不是苏格兰最引以为自豪的电影?是!可是当初派拉蒙影业愿意投资并发行这部影片的条件便是梅尔-吉布森必须担纲主演。好莱坞的资本和商业电影运作模式始终掌控着这部所谓的苏格兰电影。影片能够拥有史诗巨片级别的战争大场面,全仰仗好莱坞的技术实力和53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甚至连被影迷们津津乐道了十几年的风笛配乐,其实也不是传统的苏格兰风笛,而是爱尔兰式风笛。此片中,苏格兰最大的贡献其实是提供了全片的景物,把秀美的山峦铸成了赏心悦目的英雄之地。
 
 
        尽管影片还能找出大量的台词、史实上的穿帮,但是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却依旧不减。为什么如此一部存在诸多瑕疵和商业气息的电影,反而会比严谨的文艺片更易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呢?因为本片在华丽的视听表现之外,不仅充满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等元素,还具有深刻的民族主义的自由与独立内涵。这种情感上的力量不会因为故事不符合史实而被削弱,却能够借助好莱坞的摄影和配乐技术而得到提升。影片对史实的改动和对部分历史细节的妥协性忽略,都是为了让华莱士的大剑和呼喊更加震慑人心,成为久久存留于影迷心中的,关于“自由”的一种影像象征。
 
 
        华莱士的大剑,是自由的旗帜,是影片一种力量的凝结。这柄标准的“苏格兰大剑”重约6磅(2.72公斤),长168厘米,剑身宽阔薄削。片中梅尔-吉布森健硕的身材挥舞着这把大剑,充分体现了此剑全方位击杀各兵种的霸道威力。华莱士可以先以装有金属配球的剑柄击倒敌兵,再顺势砍杀;也可以用较长的剑身和锋利的剑尖远距离刺穿敌兵的铠甲,以控制距离;更能把剑身举高,以剑刃从上而下纵劈敌兵头颅,贯穿头盔至颅脑,血浆飞溅。影片最刺激观众肾上腺素的一幕,便是华莱士低身挥剑砍断一英格兰军官的马腿,待其跌落后刚刚站起之际,一个侧劈斩落了军官的脑袋。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大开大合,充分展示了华莱士雄性力量上的王道霸气。是以,华莱士的这柄大剑成为了一种王道的象征。当华莱士高举此剑,鼓舞将士为“自由”流血的时候,便拥有了一股让人难以抗拒的牵扯力。影片两次给予这柄大剑特写镜头,生命的涌动直抵观众内心深处。
 
 
        如果说剑是积累起来的力量,那么华莱士的呼喊就是一种爆发式的力量。影片中的华莱士虽然也说出了很多诸如“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这样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台词,但是更多的时候,他发出的都是简单的高呼和呐喊。每一次战斗前,影片都会着重展示华莱士带领全体将士高声呼喊的场景,那种震天撼地的气势就是艺术化处理下的原始性情感最直接的投射。在经历的一连串的跌宕起伏,华莱士和他的挚友们追逐“自由”的心成功凝结在了一起,通过刑场上华莱士的一句“FREEDOM!!”响彻了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