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州山区,有这么一句话颇受世人认可:想发愁,当工头;想作难,当老板。这一愁一难全都让张财喜给摊上了。10月31日,记者来到安阳市华仑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板张财喜的办公室,房内陈设简陋,没有豪华装修。再看他的衣着,与普通的市民一般无二。从他的身上,记者看不到一点儿大老板的奢华,看到的是农民的简朴。
从太行山里走出去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不但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出生于1960年的张财喜正是在红旗渠精神的滋养下慢慢成长起来的。红旗渠精神深深影响着张财喜的一生。张财喜出生在林州市五龙镇陵南村,家中弟兄三个,他排行老小,也只有他读完了高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1979年张财喜高中毕业后,就到了建筑队,成为一名建筑小工。“在建筑队,垒砖工、钢筋工等工种基本都干过了。”张财喜说,他在建筑队算是干活较快的小伙子,别人垒1000块砖,他能垒1500块砖。
张财喜精干的身影很快在建筑队里树起了标杆。经过5年的锻炼,张财喜在众多小工中崭露头角。他带领七八十名弟兄到外地承包工程,成为包工队长。那一年,张财喜24岁。他带着同村的弟兄们到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揽下了第一个工程。24岁,在如今看来还是没有完全脱离父母管护的年龄,但那时的张财喜已经顶起了一片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第一个大包工程,张财喜不敢大意。每天早上,在工人们还没有开工之前,他已经早早来到了工地,绕着工地转一圈,看看各项工作是否准备到位,尤其是在检查工地安全方面,张财喜十分仔细。“我带弟兄们出来,保证安全是第一。”张财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