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银行卡在身,里面的钱少了一万多。近日,本报又接到两起银行卡被盗刷案例,记者采访发现,俩受害人银行卡被盗刷的时间基本一致、他们点击过同一条“积分兑话费”的短信,而且能及时了解钱款变动的“短信提醒”业务也在那段时间失效了。

  共同点1两卡被盗刷时间基本一致

  17日晚,本报热线一小时内,接到两起关于银行卡被盗刷的报料。

  家住甘井子区湾家附近的市民于先生称,当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他在奥林匹克广场附近取款,随后接到了工商银行发来的短信提醒通知。然而查看一下余额,于先生发现不对劲儿——整整少了1万块钱。

  到银行一查,卡里面的钱,分六笔被通过网上银行莫名其妙地转走了,时间跨度在16日晚到17日凌晨。

  家住金州新区鹏运家园小区的邵女士,也是17日这天发现的账户余额不对,“我卡里明明是有17000多元的。”邵女士说,到银行一查,缺少的近13000元是分14笔流出的,这其中有转账、有消费。

  共同点2银行的短信提醒功能失效

  记者采访发现,邵女士这14笔款项被转走的时间和于先生基本一致,也是在16日晚至17日凌晨。

  同时,两位受害者都提到,他们被盗刷的银行卡均办理了短信提醒业务,此前每一条支出和汇入的信息,都会收到银行方面发来的短信,然而这几笔他们没有收到任何提醒。“不但被盗刷走的没有短信提醒,那个时间段前后,我有两笔客户汇款,同样也没有收到短信提醒。”受害人于先生说。

  于先生从银行打印的账户历史明细清单显示,他被盗刷的钱流向两个账号,分别对应的公司为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易宝支付有限公司(客户备付金),其中前者流入9800元,后者为200元。

  邵女士手中的银行清单上,这14笔款项的流向比较多,有网银在线(北京)、有支付宝(中国)、有深圳财付通科技、有北京百付宝科技有限公司,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第三方平台。

  同时两家银行均告知受害人,他们的钱是通过快捷支付被转走的,这种支付方式省去了口令卡或银盾等环节,交易时只要输入银行发送来的短信验证码,就能对绑定的银行卡进行盗刷。

  共同点3两人都曾点击过同一条短信

  除了被盗刷的时间基本相同外,采访中记者发现,于先生和邵女士存在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曾点击过同一条短信。

  邵女士称,16日傍晚她收到一个“10086”发来的短信,内容大概为“你的积分满足兑换210.2元,活动将到期,请手机登录下载客户端安装,(激活)领取”。邵女士点击了短信中附带的链接,并在随后出现的页面上填写了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

  于先生也收到了这条信息,并点击了这条下载安装链接,但是他表示并没有在页面上填写任何信息。

  不过于先生提到,在收到这条信息的前几分钟,自己还收到一条冒充某银行发来的短信,他当时也点击了里面的链接,并在出现的页面中填写过信息。

  记者分别与10086客服和被冒充的银行取得联系,10086方面表示并没有这样的活动,也没有向用户推送类似的短信。被冒充的银行方面表示,虽然短信内容提到了是该银行,但是推送的号码和他们的官方客服热线在数字上都不一致。“你有没有接到过一些莫名短信,还点击打开过?”这是18日,记者陪同于先生前往事发所属银行咨询时,工作人员问的第一句话,其表示很多客户因此造成了财产损失。

  由此看来,问题就是出在这些短信及附带的网址链接上,它们泄露了受害人的信息,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疑问1

  短信中的链接如何泄露受害人资料?

  那么,这些骗子是如何利用短信中的链接获取受害人资料的呢?记者联系了it届的专业人士,请他们分析这链接背后有什么秘密。

  首先,本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当不明真相的用户看到“95588”、“10086”、“95559”等发来的信息时,会误以为是运营商的正规渠道发送来的,但实际上是一种称之为伪基站的设备,通过截断用户和正规基站的联系,向手机用户发送信息。如果市民的手机,靠近伪基站设置的发送区域半径,该基站就会自动发送短信到市民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