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2日讯 昨天,偶然看到冯骥才先生的画作《冬日的诗》。我不懂画,但是就字面意思来看,如同画名,冬天确实是一首诗。

  写诗的人不同,给冬天的定义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能在不同的诗中体现出来,那就是我们守望的温暖。

  我比较喜欢的一首诗,是白居易写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想想那景致,很惬意。可惜,“晚来天欲雪”这种意境很难遇到,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冬天少雪的城市,就算遇到了,雪也很难下下来。“能饮一杯无”,应该是冬天里最温暖的事之一了,当然,重点不是一杯温酒,而是你身边有这样一个甚至一群人,随时能向他们问这一句话。

  今天,多云到晴,西北风4级,最低气温-3℃—-4℃,最高气温4℃—5℃。这样寒冷的夜里,不仅适合读这首诗,更适合去干诗中的这些事。

  这两天的最低气温并不是特别低,不过走在外面会自动开启“哆嗦模式”。监测资料显示,进入12月以来,由于受到多股冷空气的侵袭,我国中东部多地气温较常年偏低2℃以上,其中,东北地区东南部的气温偏低4℃以上。

  这是现状,再往后看,还是冷。前两天,我已经提前告诉大家,下周又有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冰冷,一眼望不到边。于是有人就发问了:不是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吗?不是说在厄尔尼诺年里,我国的冬季大多是相对偏暖的气候背景吗?那今年冬天到底会是暖冬还是冷冬呢?

  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冷空气是天气过程,气候变暖是气候过程,二者的时间尺度不同,影响也有所不同。对于暖冬的认定,还需要看1月份和2月份的气温状况,才能确定冬季气温是否处在一个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再来说说前两个问题。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演变过程中,冷空气活动也在发生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北极地区的冷空气一般被周围的高气压禁锢在极地地区。近年来,由于北极冰川大量融化,在夏季吸收了大量热量,又在冬季将能量释放,从而加热极地大气使气压升高,并将冷空气挤压至中纬度地区,导致北美、东亚、欧洲等地区轮番出现冷冬。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极地“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

  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影响是造成了东亚冬季风偏弱的背景。关于冬季气温的预测,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的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已经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便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在厄尔尼诺背景下,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说着拗口,读着难解。好吧,那就让专业人士去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呢,老老实实跟着老天爷的节奏走。

  你看,对面人家的阳台上,开始晾晒各种腌菜材料了。朋友圈里,也有人开始将语言腌制成诗了。总得干点什么啊,好把这漫长的冬天一点点熬过去。 (记者 郭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