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我参加由环球网与韩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意见领袖访韩代表团,第一次踏上了韩国的土地。此次代表团访韩的主题是“城市治理”,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我们走访了首尔、世宗和釜山三个城市,韩国人做事非常用心思,非常懂得宣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首尔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都市、还是世宗这样全新打造的特别自治市,或者釜山这样的海滨城市,韩国城市建设都体现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首尔新市政厅大楼2008年动工,历时4年多建成,是韩国绿色等级最高的建筑。这座新市政厅就建在原先老的市政厅旁边,占地面积因而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为了体现环保理念,设计师就将花园上墙,“绿墙”上种植了14种约6.5万棵植物,高28米,直达七层,面积1516平方米,首尔新市政厅内因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垂直花园,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除了绿墙,新市政厅的雨水和污水被循环利用,废热也被用来制热、制冷。25%的能源来自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楼屋顶有光伏发电功能,为室内照明供电。除了政府办公区域,市政厅可以随意出入,地上地下都有供市民休闲的场所,甚至抗议者也可以市政厅内静坐,有序表达他们的诉求。刚走进这个大楼,我还以为走进了一个博物馆,而不是平日印象里庄严肃穆的政府机构。地下一层的咖啡馆几乎满员,韩国人在这里阅读或者轻声聊天,度过愉快的下午茶时间。以这样一座新市政厅领航,韩国刮起绿色建筑之风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市长朴元淳的办公室每个月对外开放一天,普通人也可以来这里看看市长的办公环境。除了陈设简单,这个办公室最大的亮点是便签墙和植物角。满满一面墙的市民留言便利贴,都是从各地汇集来的民意信息,每月一换,市长把它们贴在自己办公桌正对面的墙上,提醒自己要倾听人民的声音。墙角的架子上种植着各种蔬菜,市长提倡自己动手种植蔬菜,既环保又新鲜。我想作为一个普通首尔市民,进来这里参观的感触肯定比我要多,这样用心思的布置,体现了朴元淳执政为民的理念,也无疑有助于提高他的支持率。

世宗市是韩国的新行政中心城市,在2012年建市的这座新城充分体现了韩国人乐居城市的设计理念。整个城市呈环状布局,快速公交系统可以在20分钟内抵达市内任何地方,城市面积的50%以上是公园绿地,而这里的房价目前仅为首尔的一半。对于在大城市饱受高房价和拥堵烦恼的市民而言,世宗市是个不错的选择。接待我们的中央政府工作人员说,虽然世宗市还在建设当中,很多设施目前不算完善,但是他很乐意在这里居住,并不因为要搬离首尔而感到苦恼。而来自附近大田的世宗市政府工作人员则已经打算买房安家。我想一座新城能吸引人,和这座城市的用心打造是分不开的。

韩国南部的海滨城市釜山,风光和汉江边的首尔大不相同。这个城市现在因为釜山电影节已经名扬四海。其实釜山电影节从1996年创办至今,还不到20年的历史,就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电影商和明星、媒体热衷光顾的电影节,这和韩国人重视文化艺术发展,用心打造自己的娱乐产业分不开,要不然全球也不能刮起“韩流”。而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名片当然不止于电影节。在釜山的甘川洞文化村,就可以体会到韩国人将一个贫民区改造成艺术区的非凡心思。我在墨西哥工作过将近4年时间,去过拉美多个国家,甘川洞文化村从宣传画上看,和拉美很多国家的贫民窟类似,五颜六色的房子建在半山腰上,但是规模要小得多,心里很不以为然。但是进村以后,我发现这里很有特色。这个村庄的原住民都是上个世纪战争年代逃难来的民众,原先不过是个贫民窟,尽管街道狭窄,好在布局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多层次阶梯式的。随着年轻人渐渐搬走,村庄走向没落。2009年,甘川开始了艺术大改造,开展公共艺术项目,市府邀请艺术生和艺术家来装扮村庄,并将其打造为“韩国的马丘比丘”。虽然这种称号有点言过其实,但是可以看出韩国人的因地制宜,用心进行城市改造的努力,当然也让人看出韩国人很会宣传。我们到甘川洞文化村的时候正逢大雨,半山腰“天空园”观景台雾蒙蒙一片,看不到宣传画上五颜六色的房子。举着雨伞,房屋间的小巷子仅容一个通过,弯弯曲曲好像迷宫一般。不过雨中的静谧似乎还原了村子本来的面目,它僻静地伫立在半山腰,并不期待大批游客涌入。

一周的行程匆匆,不过在韩国,特别是在首尔的明洞、东大门,我都没觉得出了趟国,周围都是说着普通话的游客,恍惚以为是在北京的商场。离开首尔的那天是9月24日,酒店门口挂上了“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的大红条幅,联想到乐天百货化妆品柜台上“彭丽媛女士的选择”的广告牌,韩国人做事用心思、会宣传可见一斑,难怪国庆假期新闻里说,中国游客挤爆韩国明洞购物街。韩国,还是很适合休闲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