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获悉,今年8月南博考古人员在江苏的太仓一处河道清淤清淤工程中,发现一艘18米长的古船,其船身保存较为完整,最晚不超过元代。目前,考古工作基本结束,各方正在制定保护方案,古船将进行整体迁移,未来有望进入博物馆展示。这艘古船也是江苏近年来发现的最大一艘古船。
该项目考古领队杭涛介绍,这艘古船长18米,宽5米,在古代相当于一艘中型船只,不过却是江苏省内近年来发现的最大一艘古代船舶。据介绍,当时的船只大概分为广船、福船和江浙船,这艘古船的船身结构,前部呈现V字形,后半部分平缓变成了U形,是典型的江浙船,当时一般在近海区域活动。
同样根据这个造型,考古人员与船舶史学家初步认定,这艘船年份至少有700多年,也就是元朝。而元朝正是太仓作为“六国码头”,成为漕运中心,走向繁荣的时候。杭涛介绍,“所谓太仓,就是‘天下粮仓’的意思。大运河在元代这一段成了淤河,南边的物质没法送往北边。所以就利用了海运,也就是漕运,南方的粮食和盐,被源源不断由此送往元大都。这艘古船应该就是近海货船中的一只。”今天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获悉,今年8月南博考古人员在江苏的太仓一处河道清淤清淤工程中,发现一艘18米长的古船,其船身保存较为完整,最晚不超过元代。目前,考古工作基本结束,各方正在制定保护方案,古船将进行整体迁移,未来有望进入博物馆展示。这艘古船也是江苏近年来发现的最大一艘古船。
该项目考古领队杭涛介绍,这艘古船长18米,宽5米,在古代相当于一艘中型船只,不过却是江苏省内近年来发现的最大一艘古代船舶。据介绍,当时的船只大概分为广船、福船和江浙船,这艘古船的船身结构,前部呈现V字形,后半部分平缓变成了U形,是典型的江浙船,当时一般在近海区域活动。
同样根据这个造型,考古人员与船舶史学家初步认定,这艘船年份至少有700多年,也就是元朝。而元朝正是太仓作为“六国码头”,成为漕运中心,走向繁荣的时候。杭涛介绍,“所谓太仓,就是‘天下粮仓’的意思。大运河在元代这一段成了淤河,南边的物质没法送往北边。所以就利用了海运,也就是漕运,南方的粮食和盐,被源源不断由此送往元大都。这艘古船应该就是近海货船中的一只。”